十大菠菜靠谱平台
特色課程
所在位置: 首頁» 特色課程
遙感中國
發布時間:2019-08-12     文章來源:

課程名稱:遙感中國

英文名稱:Remote Sensing China

課程編号GEN04173

所屬模塊

數理基礎與科學素養√

學分數2

适用專業所有專業

學時數32

開設學期(春季、秋季、夏季小學期)春季

【已開設次數】4次(原名:遙感區域)

【建議選課人數】30-50(多媒體)

授課教師姓名王靜愛

授課教師職稱教授

授課教師聯系方式Emailjwang@bnu.edu.cn

開課單位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

【先修課要求】無先修課程要求

一、課程簡介

背景:地理學是一門以地球表層與“人地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關注并理解地理區域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不僅成為公衆議題,也成為現代公民素質之一。北師大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具有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遙感技術的學科優勢,開設“遙感中國”通識課程,可以推動大學地理通識課程的快速、優化發展,提升大學生的公民素質。

主要内容:

課程體系分三個闆塊建設:第一闆塊:使選課學生能夠應用遙感影像認識區域地表結構、特征以及開發利用;掌握遙感圖像信息區域識别技術;學會初步的遙感地學分析。設第一講遙感與區域。第二闆塊:使選課學生能夠應用遙感影像快速跟蹤國情的地域變化,提升現代化信息分析能力,深化并提升公民素質。分設第二講遙感中國東部地區——北方、第三講遙感中國東部地區——南方、第四講遙感中國中部地區、第五講遙感中國西部地區和第六講遙感中國海域。第三闆塊:使選課學生能夠應用遙感影像快速跟蹤全球的地域變化,擴展區域對比與分析視野,深化并提升全球化和全球變化意識。分設第七講遙感全球變化和第八講遙感全球化。

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重視人才培養,強調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留給學生探究性思考、參與和交流的空間。快速提升基于“課程流域系統”教學理念下的遙感區域觀察力和分析力。提出遙感區域分析的五維(多時相、多尺度、多角度、多光譜、多屬性)教學法。

二、課程目标

本課程面向全校文科學生和對地理熟悉或愛好的理工科學生,使學生能夠應用遙感影像認知區域地表結構、特征以及開發利用;普及遙感圖像信息區域識别技術;學會初步的遙感地學分析。

三、教學内容和學時分配(40學時)

(一)第一講 遙感與區域 (4學時)

主要内容

課程理念

遙感觀察

區域識别

教學要求

  • 理解遙感技術與區域地理的結合

  • 掌握Google Earth工具的使用

其它教學環節::Google Earth使用演示實驗

(二)第二講 遙感中國東部——北方 (4學時)

主要内容:

遙感首都北京

遙感華北

遙感東北

教學要求:

  • 了解東北地區資源環境基礎與開發問題

  • 理解華北地區城市化與災害風險

  • 了解首都圈與京津一體化

  • 掌握土地利用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與實訓

(三)第三講 遙感中國東部——南方 (4學時)

主要内容:

南北方分界線

華東地區

華南地區

教學要求:了解長江經濟帶開發

  • 理解丘陵地帶、沿海地帶保持與生态建設問題

  • 理解城市水災孕災環境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與實訓

(四)第四講 遙感中國中部地區 (4學時)

主要内容:

遙感内蒙古地區

遙感晉陝甘甯地區

遙感川渝地區

遙感雲貴地區

教學要求:(必備項)

  • 了解中國生态屏障建設

  • 了解内蒙古畜牧業與草場“三化”問題

  • 了解黃土高原開發與水土流失;四川盆地開發與汶川大地震;了解雲貴高原開發與石漠化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與實訓

(五)第五講 遙感中國西部地區 (4學時)

主要内容:

北疆

天山

南疆

吐魯番盆地

青海

西藏

教學要求:

  • 了解幹旱區與高寒區綠洲生态系統與開發

  • 理解西部環境演變問題

  • 了解西部人類足迹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與實訓

(六)第六講 遙感中國海域 (4學時)

主要内容:

海洋國土劃分

江河河口特征

 “造陸運動”

沿岸海水養殖

台灣與海南

教學要求:

  • 理解沿海經濟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 了解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變化

  • 了解海岸帶變遷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與實訓

(七)第七講 遙感地球——全球變化 (6學時)

主要内容:

關于全球變化

氣候變暖——冰雪融化

氣候變暖——海面上升

自然地帶——人類活動影響

教學要求:

  • 了解海陸分異與景觀地帶性

  • 了解重大自然災害分布

  • 理解全球變暖與區域響應

  • 掌握Google Earth圖像地球變化信息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

(八)第八講 遙感世界——全球化 (4學時)

主要内容:

日本地震的區域影響

——地震-海嘯災害鍊與産業鍊

冰島火山的區域影響

——火山爆發與航空運輸

經濟全球化

——富人區和貧民區

教學要求:

  • 了解巨災對全球人口、産業和經濟的影響

  • 理解全球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

  • 掌握Google Earth圖像城市化與區域經濟差異信息識别技術

其它教學環節讨論

(九)學生活動 結業報告會 (6學時)

主要内容:

報告主題:從家鄉走向世界(具體專題由學生自定)

教學要求:

  • 每人報告時長:15-20分鐘(其中:老師點評5分鐘)

  • PPT講(每人至少10幅遙感影像)

  • 全程錄像,上交PPT

 

四、教材與學習資源

中國地理教程王靜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國地理圖集王靜愛左偉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2010

遙感影像系統王靜愛等制作 http://geog.bnu.edu.cn/

Google Earth 創始人Brian McClendon http://earth.google.com

A Comparative Geogeaphy of China and the U.S. Yudi Hartmann Jing’ai Wang Editos

Springer 2014

 

五、教學策略與方法建議

教學策略以學生為本,重視人才培養,強調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留給學生探究性思考、參與和交流的空間。快速提升基于“課程流域系統”教學理念下的遙感區域觀察力和分析力。(這一段與課程簡介部分的“教學方法重複”)

教學方法:遙感景觀光學模型為從多個維度觀察地理空間及其性質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察方法,擁有類似“千裡眼”、“透視眼”、“記錄儀”等的功能,使我們對地理對象的認識更接近真實,更加透徹。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們提出了遙感景觀光學模型的“五維”觀察法:

第一維多尺度觀察:遙感圖像在已有的多種大小分辨率的圖像基礎上,利用遙感信息技術,可以将不同分辨率的遙感圖像無縫拼接到一起,觀察者可以任意調整對一個區域的觀察尺度,達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

第二維多角度觀察:當前的遙感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可以通過遙感圖像通過三維的、立體的、多角度的視角觀察一個事物,獲得更多樣性的認識。

第三維多時相觀察:地理對象與現象的時相是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在時間的變化維度中,發展與變化的成因是學習的重要内容。

第四維多光譜觀察:人眼分辯光譜的能力有限,目前的遙感影像已不僅僅局限于單純可見光的成像技術,傳感器的多樣性導緻了多光譜、多重點的分辨與呈現,專題遙感圖像得以出現,能夠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第五維多要素觀察:遙感圖像是對客觀世界的綜合性模拟,以及認識它的方法,恰恰是地理學對思維訓練的重點,通識教育具有對綜合性的地理學思維培養的先天優勢,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各個屬性的事物的具體分辨與解析以及進一步綜合,可以非常自然的打通學生的原本的知識壁壘,提高其地理學能力與素養。例如對于常見的地理要素與解譯标志之間的分辨方法與關系的典型案例,就是對多要素觀察的最佳應用。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由平時成績與期末結業報告成績兩部分構成,所占比例分别為50%50%

平時成績由課堂出勤、課堂參與度(讨論與實訓)、平時作業等綜合評定。

期末成績(結業報告)重點從五個方面考察,其中基本内容占30%、遙感圖像占40%、思路占10%、講演表達占10%和創新性占10%

 

【編寫日期】:2014.11.10

 


Baidu
sogou
Baidu
sogou